星期二, 2月 27, 2007

水青冬夜蛾(Lithophane venusta yazakii)


這張組合照片中的蛾類是「水青冬夜蛾 (Lithophane venusta yazakii)」,屬「夜蛾科(Noctuidae)」的「冬夜蛾亞科(Cuculliinae)」;根據張保信(1991):冬夜蛾亞科的大部份屬群在秋季出現於高山帶,即北半球溫帶為本亞科主要的生存區域,部份種類成蟲越冬後產卵,但都與春季植物萌芽季同步開始幼生期。部份種類與花期同步攝食花蕾或花瓣。
組合照片中共有3隻水青冬夜蛾,左上角那隻是2006年11月14日在小風口採獲,右下角則是其針插標本;從那次之後的12月及1月的採集均未再捕獲;右上角及左下角則是昨晚(2007年2月26日)在小風口點了一整夜捕穫的5隻蛾類中的兩隻,而這5隻蛾類也是2007年2月在合歡山小風口四次點燈的唯一收穫。
根據張保信(1991),水青冬夜蛾的同名亞種(Lithophane venusta subsp. venusta)分布在日本及俄羅斯沿日本海一帶,在日本是在9月下旬開始出現,越冬後次年4月間再度活動,幼虫曾有取食殼斗科的水櫟(Quercus crispula )的記錄;台灣的水青冬夜蛾則由日本蛾類專家Yoshimoto定為另一亞種(Lithophane venusta subsp. yazakii),過去在台灣成虫的採集日期集中於3月,採集地點則有中橫公路大禹嶺、梅峰、合歡山,嘉義縣阿里山等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但離合歡山不遠的鞍馬山則尚無採集資料;有關本亞種幼虫的食性目前尚查無資料,不過推測應該也是取食殼斗科Quercus屬的植物,合歡山附近的關原就有許多高山櫟(Quercus spinosa ),如果從高山櫟上採集一些鱗翅目幼虫來飼養,或許可以養出本種的成虫。
(參考資料: 張保信。 1991。 台灣蛾類圖說(五)。 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星期四, 2月 15, 2007

鹿野氏鼴鼠


台灣鼴鼠,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昨天傍晚(2007年2月13日)我在台14甲公路上走路散步,一如以往,我們站裏的黑妞也隨侍在側,當我們從落鷹山莊往回走時,在約37.5K的地方,黑妞突然衝向路旁邊坡,一個箭步整個口鼻插入土中,再用前爪向地上抓耙了幾下,剎時間只見牠可中刁咬了一隻毛絨絨烏黑黑的小動物,我立即斥令牠放下,牠哀鳴了一下還是放下口中的獵物,我立即趨前檢拾來看,竟然是一隻「鹿野氏鼴鼠」。這是我第二次看到這種動物,前次是在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楓香步道看到,也是被我家的小狗琪琪抓到,當時我也是從牠口中搶下,觀察一下之後就放走了,但這隻在合歡山抓到的「鹿野氏鼴鼠」就沒這麼幸運了,可能是黑妞下口太重,我撿起牠時雖然還動了幾下,但過一會兒就死了,所以我只好將牠帶回站裏放在地面拍了幾張照片,將其遺體冰存起來準備帶回集集給我的同仁研究。

鹿野氏鼴鼠小檔案:以下內容引述維基百科的資料

台灣高山鼴鼠又稱鹿野氏鼴鼠,學名Mogera kanoana。是生存於台灣的一種哺乳動物,屬於鼴鼠類,曾在新聞有報導關於台灣高山鼴鼠被發現(尚待查證),這隻台灣高山鼴鼠是在被曬光,發現後成為新物種

最早的紀錄為鹿野忠雄1940年發現於雪山山脈,並於論文中記載分佈高山的鼴鼠不同於平地的種類,只可惜沒有任何標本紀錄,直到2004年生物學家們證實此物種的存在,並由日本川田伸一郎及台灣的林良恭以鹿野(Kano;拉丁化為kanoana)命名。結果發表於2007年

比平地鼴鼠外觀黝黑的高山鼴鼠體長有12公分、重量不到40公克,平常棲息在土壤20公分深,以土壤中的蚯蚓蠕蟲作為主食,分佈於玉山雪山高山,另外墾丁花蓮平地也有發現過。


星期五, 2月 02, 2007

2007年1月18日合歡山小風口的蛾


這張照片是2007年1月18日在合歡山小風口採獲的蛾類所製作的標本,1月17日那天點了一整晚的燈,才捕獲8隻,但當晚點燈後,卻飛來許多蛾類,當然沒有夏秋季節時的盛況,不過以當地一月的月均溫不到3℃的嚴寒季節,會飛來這麼多的蛾也實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以我幾乎把所有飛來的蛾類都捕抓起來,並全部作成針插標本,到昨天(2007年2月1日)已風乾12天,便把標本全部拆下,連同其它標本共約有110份,就在今天列印標簽全部上標完成,這些標本照已全部傳送到flicke,歡迎同好專家上網查看。

星期四, 2月 01, 2007

2007年合歡北峰雪景

2007年1月27日合歡山區降下入冬以來最大的一場瑞雪,那天剛好是週六,我已下山去了,所以沒有遇上,等到昨天(1月31日)上山時,大部分的積雪都已溶化,而我們辦公室因為過了中午就晒不到太陽,所以屋頂和前院仍然有厚厚的積雪,從辦公室望向合歡北峰的南向坡,已幾乎看不到雪跡,不過北向坡應該還會有殘雪,而且我上次去爬合歡北峰已是40天前的事了,於是決定趁著豔陽高照氣溫較高的下午去北峰走走,也補拍一下雪景。
雖然台14甲路面的積雪多已溶化,但仍有部分沒晒到太陽的地方因為積雪被反覆碾壓後變成硬冰,就在北峰登山口前的台14甲37K處就有一段約30公尺的路面結冰,剛走到那裏就看到一部中型貨車打滑上下不得,我也小心翼翼的走過,以免像上次一樣又摔個四腳朝天。
走在北峰的登山路上,還是有不少的殘雪,為了怕滑和預期步道可能會因溶雪而泥濘,我這趟是穿雨鞋,雖然穿了兩雙襪子,寒氣還是直逼腳底。走到反射板後才能看到北向坡,果然在靠近稜線的地方還有厚厚的積雪,我用登山仗測一下積雪的厚度,竟然還有70公分。從反射板到北峰的步道上因為是無植被覆蓋的裸露地,雪比較不容易溶化,也還有很厚的積雪,一步一腳印的踩在上面,也讓我回起起兩年前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時,清晨獨自一人走在札幌積雪的街道上的情形,不過這趟我可不是單獨上山,我們站裏的黑妞和對面的獨眼龍也陪我一起上來,只見這一黑一黃兩隻小狗在雪地裡追逐奔跑,四蹄揚起雪花片片,頗有北國寒冬的味道。合歡北峰上的積雪也大多都已溶化,就剩下一些殘雪,找個角度避開沒雪的地方,以藍藍的天空為背景,就拍下第二排最右邊那張照片,營造一下白雪覆山頭的景象。因為貪看美景,在峰頂上停留較久,所以下山時走得飛快,竟然40分不到就回到登山口,創下最快的下山記錄,不過比起那位上山只花43分鐘的合歡山寒訓基地指揮官邱中校,我只能算魯肉腳了。37K處正有太管處合歡山管理站的推雪車在鏟除路面的結冰,下雪後的這幾天,我們這好鄰居可是忙壞了,大批遊客上山也留下大量的垃圾,只見連鏟雪車上也裝滿好幾袋的垃圾,看來台灣的遊客還是不習慣「除了足跡甚麼都不留」的登山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