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29, 2007

合歡山小風口的「姬長尾水青蛾」雌蟲


M01-20070622-001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2007年5月初,我曾在合歡山小風口以燈光誘集到3隻「姬長尾水青蛾(Actias neidhoeferi」,不過都是雄蟲,之後我到日本旅行,6月初才又回到合歡山區,期間我的同事曾2次點燈誘娥,但都沒再抓到過,我以為它的發生期已經過了。
6月的每個星期我仍持續點燈誘蛾,蛾況相當不錯,「尺蛾科(Geometridae)」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加,「夜蛾科(Noctuidae)」也依然不少,當中還有一些較大型的夜蛾出現,不過最令我眼睛一亮的還是這隻「姬長尾水青蛾」。6月22日是我那星期第二次點燈誘蛾,6月20日那天已經抓到不少蛾類,那天的採集品我直到昨天(6月29日)才全部作成針插展翅標本,22日再度點燈就是想看看會不會有不同種類的蛾飛來,果然當晚又抓到2隻「姬長尾水青蛾」,不過都是雄蟲,而且看起來似乎羽化已久,一派久歷風塵的模樣,翅膀都有些破損了,但我還是將它們抓起,好留下記錄。23日天亮前(夏至日,小風口四點多天就亮了),也就是四點不到,我再度到會議室巡視一番,這隻「姬長尾水青蛾」就停棲在黑色的音箱側邊,非常顯眼,我當然立即趨前去看,當我發現它是隻雌蟲後,更是一陣興奮,我馬上捨棄「毒瓶」,取來一個大型的保鮮盒將它抓起放入盒中,帶到隔壁的標本處理室,緊閉門窗後才將它放在畫有方格的標本盒上拍照。雖然「姬長尾水青蛾」幼虫的食草是甚麼我並不知道,文獻上也找不到,不過既然好不容易抓到一隻雌虫,我還是試著想看看它會不會產卵,於是我再將它放回保鮮盒內,當天我就下山了。6月26日回到合歡山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這隻「姬長尾水青蛾」,果然它已經產下約50餘顆的卵了,雖然我很想養養看,但不知道它的食草,恐怕成功的機會很小,於是我決定將這些卵送給一位有多年養虫經驗的學長,27日我專程到梨山一趟,寄了約40顆卵給這位學長,留下約15顆,等它們孵化後再採些附近植物的葉片試著養養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它們的造化了。如果您知道「姬長尾水青蛾」幼虫的食草,請告訴我們。

星期六, 6月 23, 2007

合歡東峰頂上毫不畏人的金翼白眉


金翼白眉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金翼白眉」又稱為「台灣噪眉」,它是台灣特有種,屬「畫眉科」中體型較大的鳥種,學名為「Garrulax morrisoniaus」。「金翼白眉」是形容它的外型,「台灣噪眉」則是描述它的鳴聲,我的同事告訴我,這種鳥可以發出20餘種不同的鳴唱聲,也有人稱它們為「玉山噪眉」,這名稱應該是來自它學名中的種小名。不過在我學生時期我們便叫它「金翼白眉」,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用這名稱。到過合歡山的人,多半會注意到「金翼白眉」,因為在這區域的「金翼白眉」似乎很不怕人,經常會一跳一跳的向人靠近,有時近到遊客用傻瓜相機就可以拍到滿格的畫面。
合歡山區進入5、6月的時候,下雨的頻度蠻高的,但昨天(2007年6月22日)一早則是晴天,這天是夏至日,我原來想要起來拍日出的,但5點15分起來時,天已大亮,太陽也早已在羊頭山方向露臉,我又錯過今年夏至日的日出了,但難得的好天氣不去爬爬山也實在可惜,所以我決定去合歡東峰走走,順便拍點初夏的高山植物,於是我只帶了一個60mm Micro的鏡頭,跨上機車騎向合歡東峰的登山口。走向東峰的途中,有些高山植物是已開花,不遠處山腰還有單株的「台灣高山杜鵑」仍然有滿樹的桃紅色花朵,但我知道不值淂走近去拍它,因為經過這一陣梅雨期的澆淋,「台灣高山杜鵑」是只能遠觀,不堪近看了。走到合歡東峰頂上,只不過7點10分左右,坐在頂峰,已被梅雨洗盡塵埃的群山更顯青翠,雖然一路上沒拍到甚麼高山植物,但在青山環繞之下,心情依然舒暢,就在我神遊太虛之間,一隻「金翼白眉」竟然跳到我腳邊的相機袋上,相機還在袋內,我只好輕手輕腳的想要取出相機,它當然馬上跳走,於是我取出相機想看看它會不會再過來,結果是又來另外一隻,它們不但沒有要走的意思,甚至越跳越近,還曾跳到我的相機上、頭上和肩膀上,可惜沒有同伴,要不然就可以幫我留下這種畫面;就這樣,我在合歡東峰頂山盡情的拍下這2隻愛現又喜歡擺Pose的「金翼白眉」,點選這張照片,你可以看到更多拍得更近的照片。
許多資料都描述「金翼白眉」是種不太怕人的鳥種,其實我強烈懷疑這會是它們的天性嗎?還是這些所謂不畏人的「金翼白眉」只是在合歡山這類遊客頻繁出入的山區長期習於揀食人類或無心掉落或有意餵食的食物而養成的習性呢?

星期五, 6月 08, 2007

透過這個鏡頭,你就能將合歡山小風口看透透,請上http://www.gov.tw


HAS_0551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合歡山地區是台灣一般民眾最容易到達的3000公尺以上的山區,一條台14甲線,西起霧社,東到大禹嶺,全長約40公里,為想上山的民眾帶來便利,每逢冬季寒流侵襲台灣的時候,想看雪的民眾總會特別注意媒體的報導,只要一聽到合歡山下雪的消息,這條台14甲線馬上塞爆,這時上山的民眾根本不會關心山區的氣候狀況如何,不過最近幾年,晚春初夏的4~6月間想上山看杜鵑開花的盛況,或晚夏初秋的7~9月間要觀賞高山植物的民眾也越來越多了,賞花跟看雪可是不一樣的,雪季間上山的民眾只要能玩到雪,可以不用管山區是否陰霾,但上山賞花的民眾如果滿懷希望來到山區,但卻碰上陰雨連綿、雲霧隴罩山林的時候,雖然也可能會有霧裏看花的美感,但總是沒有晴天時山青花美的賞心悅目,所以我們建議要上山的民眾最好能先了解一下山區的氣候狀況,當然上山前您可以打電話問太管處的合歡山管理站,他們在小風口設有遊客中心提供民眾諮詢和解說的服務,但在網路的時代,你也有其他的選擇,這就是我要介紹的「台灣看透透」。
政府為了服務民眾,並在這網路時代倡導「多用網路,少走馬路」,由行政院研考會設立的一個網站叫「我的E政府」,網址很好記,就是http://www.gov.tw,這網站提供了五花八門的各項政府服務民眾的內容,其中有一項「台灣看透透」,它是在許多台灣知名的觀光景點設置網路攝影機,透過網路,民眾只要上網就可以看到各網路攝影機所拍到的即時影像,我想這網站並不是真的要鼓勵你就在家中的電腦螢幕前就將「台灣看透透」,而是希望透過這項服務吸引民眾到各景點走走看看,而經由這項服務,民眾也可以知道他即將前往的地點最接近當時的天氣狀況。這項網路即時影像在南投地區設有6站,其中「合歡山小風口」這一點的網路攝影機就架在太管處合歡山管理站,透過它的鏡頭,你可以看到近處的小風口停車場和遠處的奇萊北峰,上山前只要上網一看,你就會了解當時的合歡山區天候狀況,像我在寫這篇報導的時候,小風口正是綿綿梅雨霧攏山區的天氣,鏡頭近拍時還能看到陰雨中的小風口停車場,我們的辦公室「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也隱約可辨,但鏡頭轉到遠拍的奇萊北峰方向時,就只是一片模糊了。
所以,以後要上合歡山前,不妨在上馬路前先上網路造訪「台灣看透透」的「合歡山小風口」,這樣你就能掌握最即時的天候狀況,而到了小風口,你也可以站在鏡頭前面打電話給你的親朋好友,請他們上網,你就可以在這3000公尺的山區,透過鏡頭跟他們打招呼。
看看這張照片,你知道鏡頭在那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