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27, 2006

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山管理站


永遠的太魯閣



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20週年慶

星期四, 11月 23, 2006

有朋自遠方來---白眉黃鶲


一如往昔,今天(2006年11月23日)也是早早便醒來,睜眼看了一下投射在天花板上的時間和氣溫,竟然四點不到,開了電暖氣的房間溫度也只有15℃,唉!昨晚我可是11點才睡,在合歡山這早起的習慣實在真要命,睡也睡不著,只好起來工作。
昨天請同事幫我為蛾類針插標本上標簽,尚有一些還未完成,心想既然醒來了,就去完成它吧。這個工作我們都是在二樓的會議室進行,這時窗外仍然一片漆黑,開燈後,這間會議室就成為小風口一帶最亮的地方了,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這在11月的合歡山並不常見,不過現在窗外不但無雨,甚至還可以看到星光,但是風仍然很大,氣溫又低,窗戶當然不能打開,否則寒風襲來不舒服倒是其次,吹壞標本才是糟糕。就在搬來標本箱正要工作的時候,突然聽到有東西撞擊窗戶,原本以為是天蛾科之類的大型蛾類被燈光誘集而來,沒想到打開窗戶,竟然飛進一隻小鳥,這下當然沒辦法工作了,因為這些針插標本可是我辛苦作成的,被這冒失鬼一撞,勢必就要毀了,當下趕快蓋起標本箱,想要先把它趨趕出去,這鳥好像很累了,躲在牆角不太會飛,我很輕易的徒手就把它抓起,原本要立即將它放回室外,但仔細一看,我好像沒看過這種鳥,正好今天在山上的另一位同事是位鳥類專家,當下決定先將它關在樓下房間,等我同事起來後再看看這隻鳥到底叫甚麼名自字。是的,它叫「白眉黃鶲」,學名是「Ficedula mugimaki」,屬「鶲亞科」。根據「台灣野鳥圖鑑」的記載,台灣有14種「鶲亞科」的鳥類,而這種「白眉黃鶲」在台灣是屬於稀有的過境鳥,這隻闖入我們會議室的是隻雌鳥,我的同事艾台霖是位鳥類專家,他說這也是他第一次在合歡山地區看到這種鳥,一般「白眉黃鶲」都是在冬季時由北方飛向南方渡冬,會在台灣過境,但並不常見,以往的記錄是說在台灣海岸附近的樹林曾有發現,不過艾先生說合歡山下的翠峰也曾見過。原來這鳥是遠從西伯利亞飛來,也不曉得飛行多遠多久,難怪會累得看見燈光就撲來。暨是遠來稀客,當然要留下倩影才能讓它走,於是有經驗的艾先生就把它放在我們試驗站前的冷杉枝頭上,也不知老艾施了甚麼手法,這稀客竟然沒有立即飛走,就站在枝頭上讓5部相機為它拍下亮麗的身影,當然,它也沒停留太久,不到30秒,振翅一飛,繼續它越冬的行程。雖然只是短暫停留,但它已為本站增添一筆鳥類調查的記錄,在此祝福它,順利到達渡冬的繁殖地,繼續創造繼起之生命。
昨天的綿綿冬雨,洗淨森林的塵垢,天空一片澄藍,點綴著片片雲朵,太陽剛昇起不久,陽光穿過高聳的台灣冷杉,按下快門,留下這剪影,來自遠方的稀客,不知會不會記得它也曾在合歡山看到這景觀。

星期三, 11月 22, 2006

多采多姿的合歡山區蛾類


台灣是個被公認為高生物多樣性的小島,各種生物分類群的種類均相對的豐富,以研究較為完整的維管束植物而言,其單位面積種數便較鄰近地區來的高,但主要以維管束植物為食的蛾類,台灣到底有多少種呢?1992年出版的台灣鱗翅目清單中臚列了超過4000個學名,但事隔10餘年,又有不少的新種被發表,而學者們相信,台灣應該還有許多蛾類新種尚待發現、命名和發表。對我這一個蛾類研究的入門者而言,發表新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所有蛾類對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新種,加上缺乏文獻、資料,更是無從比對起,但我仍然有一個優勢,就是我長期在合歡山區工作,我可以有比較高的採集頻度,所以採獲新種的機會應該是很高的,只是即使採獲的蛾類是新種,以我現在的功力,我也不可能知道,但現在已有一位從事研究蛾類多年的專家的協助和指導,已經可以大幅縮小我原本要自行摸索的困難,而無遠弗界的網路空間又可以讓我將在合歡山拍到的蛾類照片傳送到世界上任何可以上網的地方,現在又有Flickr這個好用的網路照片分享網站和眾多協力開發的高手為它添加功能,相信透過這種資訊分享的方式,只要有同好或蛾類分類專家透過網路看到這些照片,他們也一定樂意協助鑑定我在合歡山拍到的這些蛾類。這張合歡山蛾類集錦照片中的蛾類都是我比對圖鑑後已鑑定至種並給予學名的種類,當然正確性如何仍有待專家指正,網友點選後便可聯結到我放在Flickr上的這張照片,再由描述區點選便可聯結到各別照片,如果您是蛾類專家,請告訴我,我的鑑定是否有誤?


星期四, 11月 16, 2006

台灣長尾水青蛾


台灣長尾水青蛾,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suhongin77.


這是天蠶蛾科(Saturniidae)的「台灣長尾水青蛾(Actias heterogyna )」,又叫「雄黃長尾水青蛾」,因為它的雄蛾前後翅都是深黃色的,與雌蛾的水青色有極明顯的不同。
這兩隻「台灣長尾水青蛾」都不是在合歡山採到的,因為它們在台灣是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地區,合歡山小風口海拔達3000公尺,到目前為止本種還未曾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有採獲記錄。右邊的雄蛾是2006年9月25日在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生態園區採獲終齡幼蟲,養了2天它就化蛹,到10月12日就羽化了。左邊的雌蛾則是2006年11月9日路過清境農場的萊爾富超商時採獲的,養了一天想讓它產卵,但還沒產卵就死了,只好也將它作成針插標本。根據王孝岳先生所著的「認識台灣的昆蟲6」所載,本種幼虫的食草有楓香和樟樹,而這兩種植物都是台灣造林或景觀上常用的樹種,因此會被視為危害經濟樹種的害虫,不過其為害情形並不算嚴重。本種的雌蛾與另一種「長尾水青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的雌蛾極為相似,但本種的數量遠少於「長尾水青蛾」。在台灣,水青蛾屬中還有另一種,就是體型最小的「姬長尾水青蛾Actias neidhoeferi」,據在本站多年工作的同仁表示,小風口曾捕獲該種,且距小風口不遠的大禹嶺也曾有捕獲記錄,只是這一年來我還未曾在合歡山一帶採獲過。

合歡美景馬賽克


Hohuanshan,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suhongin77.


自從知道Flickr這個網站之後,我就開始將在合歡山拍的照片傳送上去,試用不到一星期我就加入付費會員,一年只要25元美金,每個月可以上傳2G的照片,真是太划得來了。最近從Download的一篇文章,又知道有一群玩家為Flickr開發了一堆好玩的程式,可以讓Flickr變化出更多的花樣,這張照片便是其中之一。這是在fd’s flickr toys(http://bighugelabs.com/flickr/)中所產生的,使用者可以挑選放在Flickr上的照片組合成一張馬賽克拼圖,這張拼圖又可以再傳回Flickr成為一張新照片,這功能實在太棒了!當然,這個網站還有其它更多的功能。
來到合歡山工作已經滿一年了,雖然每週在山上只有三到四天,但因為習慣的關係,每天都是晚睡早起,所以可以有很長的工作時間,這張組合照片主要的內容便是我在小風口清晨日出時所拍到,由於這陣子都在忙著蛾類的採集、記錄和制作針插標本,所以拍照的主題也是以蛾類為主,但未來可能還會在合歡山工作個幾年,相信可以累積更多的照片,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好手繼續為Flickr開發新功能,甚至自己也可以利用在山中的日子學點這類程式的撰寫,以開發自己想要的功能,當然也可以與大家分享。

星期五, 11月 10, 2006

清境農場的蛾--綠黃色毛虫


M09-20061101-009,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suhongin77.


清境農場是我到合歡山上班時必經的地方,我常是一大清早就從集集出發,大約8點左右會到達清境農場一帶,通常我會在萊爾富休息一下,萊爾富在它的店門前有一段文字是說:為了減少對於趨光性昆虫的傷害,他們採用的照明設備是某種較不會誘集昆虫的波長的燈具。但幾次觀察後,我發現還是有許多蛾類被誘集到這裏來,於是我也把清境的萊爾富當作一個採集點,每次經過的時候,便刻意下來採集一番,而且是以中大型蛾類為主,原因是我正在練習製作蛾類的針插標本,中大型的蛾類在我想來應該是比較容易製作的吧?不過實作幾次後,發現要作的好,還是有點困難,但確實是比那些動輒就作壞掉的小型蛾類容易些了。這隻蛾類經比對「鞍馬山的蛾2」及「認識台灣的昆虫9」這兩本圖鑑,確認為枯葉蛾科(Lasiocampidae)的
Trabala vishnou guttata ,中文名則前者稱為「綠黃色毛虫」,後者則名為「青黃枯葉蛾」。這種蛾類的雌、雄在翅膀顏色上有明顯差異,本圖是雌蛾,翅膀為黃綠色,雄蛾則是青白色,在中國、印度、印尼、緬甸、斯里蘭卡等都有不同的亞種分布。當我將這張照片Post到Flickr不久,就有一位網友給我comment說他也在印度拍到類似的種類,不過根據他所寫的學名,他拍到的跟這種只是同一屬,而在台灣本屬也只有這一亞種而已。

星期一, 11月 06, 2006

珠脊尺蛾


M01-20061024-00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suhongin77.

這是珠脊尺蛾停棲時的姿態,可和樓下那張針插標本照作一比較

珠脊尺蛾


M06-2006102-P0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suhongin77.

尺蠖蛾科

珠脊尺蛾
Trichoplites albimaculosa Inoue



在埔里水尾國小左漢榮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本站開始嘗試製作蛾類的針插標本,這份是經過許多次失敗後,較為成功的成品之一,相較於左老師展示給我們看的他作的標本,當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過有為者亦若是,相信在不斷的努力下,我們也將可以產出較理想的針插標本,為合歡山區的生物調查,作出貢獻。
根據「鞍馬山的蛾1」的描述:本種的模式標本是採自嘉義縣阿里山和南投(無詳細地點),1978年由Inoue發表定名,台灣蛾類專家張保信曾於1990年在南投東埔溫泉採獲,科博館管藏標本則有採自南投縣塔塔加鞍部的東埔山莊,台中縣的鞍馬山則是第5個有記錄的採集地,推測其零星分布於台灣中部1200~2600公尺之山地森林區,成蟲出現於10~12月,數量稀少。本站海拔為3005公尺,自10月間開始有捕抓到本種,且直到現在(11月)幾乎每次點燈(至少一週一次)都會捕獲,但數量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