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31, 2007

合歡山地區的「吸果夜蛾」


合歡山地區的「吸果夜蛾」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吸果夜蛾」並不是指某一種夜蛾,而是泛稱一類夜蛾,它們的成蟲可以刺穿植物果實的外果皮,吸食果汁;這類的夜蛾會主動刺吸果汁,和其它以舔吸、吮吸爛熟果實的種類不同。「吸果夜蛾」的主要刺吸器官是「喙」,這類夜蛾的喙多發達,端部尖銳,邊緣具明顯的突起物,不同種類其突起物發達的程度也不同,有的類似細梳櫛,有的則像木工鋸的鋸齒。
根據「中國動物誌—昆蟲綱第16卷—鱗翅目夜蛾科」的記載,在中國大陸此類「吸果夜蛾」有幾十種,它們刺吸的對象包括柑橘、桃、梨、蘋果、香蕉、黃皮、芒果、李、番石榴、葡萄、枇杷、無花果、柿、荔枝等,被刺吸的水果常會因組織受損、傷口感染而腐爛、脫落,因此被視為農業的害蟲。
中國大陸在60年代起就有學者對吸果夜蛾進行觀察研究,並且羅列60餘種夜蛾為此類「吸果夜蛾」,這些夜蛾主要為「裳夜蛾亞科(Catocalinae)」和「強喙夜蛾亞科(Ophiderinae)」中的成員,其中又以「鳥嘴壺夜蛾屬(Oraesia)」、「壺夜蛾屬(Calyptra)」和「巾夜蛾屬(Dysgonia)」的種類最多。
參考中國大陸所羅列出的「吸果夜蛾」清單,我們發現這一年來在合歡山所採到的蛾類中有許多也是屬於「吸果夜蛾」,包括「鳥嘴壺夜蛾(Oraesia excavate,10月」、「瞳夜蛾(Ommatophora luminosa,9~10月」、「棘刺夜蛾(Scoliopteryx libatrix,7~9月」、「豔葉夜蛾(Eudocima salaminia),9~10月」、「苹梢鷹夜蛾(Hypocala subsatura),6~10月」、「藍條夜蛾(Ischyja manlia,4月,8~9月」、「霉巾夜蛾(Dysgonia maturata),9月」、「斜線關夜蛾(Artena dotata),10~11月」、「苧麻夜蛾(Arcte coerula,3月、6月,9~11月」、「枯安鈕夜蛾(Ophiusa coronata),10月」、「鈴斑翅夜蛾(Serrodes campana),8月、10月」等11種之多,我們將這11種夜蛾在合歡山小風口曾捕獲的月分也列在上面,可以發現這些夜蛾出現的時間大部分為7~10月,這正好也和中橫沿線溫帶果樹如桃、梨、蘋果等的產期相符,因此可以合理推測,這些夜蛾也會刺吸這些果實,不過梨山這一帶的果園一向是採取集約、經緻的經營,大部分的果實在結實之初就已套袋,因此應該可以減少這類「吸果夜蛾」造成的傷害。
蛾類是一群種類眾多、數量龐大的生物類群,它們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但是許多植物授粉的媒介,更是眾多掠食動物重要的食物來源,因此其天敵極多,而其幼蟲大部分是植食性,在這一階段大量取食植物,主要是葉片,這當然會對植物造成傷害,但它們的成蟲則為眾多的開花植物傳播花粉,成為植物傳宗接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因此其功過或可相抵,但這類「吸果夜蛾」主動刺吸果實,直接造成植物果實的受損,顯然會造成人類直接的農業損失,也難怪經營果園的農民會對各種蛾類都不存好感,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取食行為在自然生態系中是只對「吸果夜蛾」片面有利,而對被刺吸果實的植物只有傷害而毫無助益嗎?被害的植物難道在與「吸果夜蛾」的長期共存下沒有演化出對抗的機制嗎?我想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予以闡明。

星期五, 10月 19, 2007

合歡飛蛾選介---「豔葉夜蛾(Eudocima salaminia 」


豔葉夜蛾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這是「豔葉夜蛾(Eudocima salaminia 」的組合照片,它是屬於夜蛾科(Noctuidae)的一員,由於夜蛾科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群,全世界的種類超過25000種以上,因此其下又分為許多的亞科,但不同學者間的不同見解,使得亞科的數目及其中的成員均有不同,根據「台灣鱗翅目誌」所載,它是裳夜蛾亞科(Catocalinae)的一員,但大陸出版的中國動物誌第16卷夜蛾科一書,則將其歸於強喙夜蛾亞科(Ophiderinae)。
「豔葉夜蛾」的中文名很貼切的形容了它的外形,它的前翅就如綠葉鑲著灰白邊,那夜(2007年10月2日)它飛入本站點燈誘蛾的會議室時停棲在淡赭色的窗簾上,雖然當時會議室已是群蛾亂舞的景像,但它馬上就吸引我的目光,因為實在是太明顯了,不過我想如果它是停棲在野外的綠色植物上,應該不會這樣容易就被發現吧?雖然它的體型在夜蛾科中算是大型的,但鑲白邊的綠葉在一片濃綠的森林中應該不致於太明顯吧?也許我該到森林中去看看。
曾經有一本書上說:「鱗翅目的昆蟲在生態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為其它食蟲性動物的食物」,這話聽來淒涼,但這就是飛蛾們的宿命,不過我想它們也不會輕易束手就擒,就以這「豔葉夜蛾」為例,右下角那張照片是它停棲時的模樣,它們可能以擬態樹葉的樣子讓自己隱藏在森林中,盡量的不要被天敵發現,那天敵也許是某些種鳥類,不過如果真的被發現且遭遇攻擊時,它就申展它的前翅露出原來被掩蓋住的後翅,就如同右中的照片一般,它的後翅是鮮豔的橘色鑲黑邊還帶著黑色的粗眉斑,攻擊它的鳥類乍看這形象,搞不好會誤以為是一隻貓頭鷹呢? 這是我的揣測,真象是否如此?恐怕有待實驗或觀察來證實,如果您有相關文獻資料或實證觀察記錄,何不與大家分享?

星期五, 10月 05, 2007

稀有貴客「白腹琉璃」留宿高海拔試驗站一夜記


白腹琉璃20071003-30
Originally uploaded by Guest of HoHuanShan.

時序一過中秋,合歡山地區已可感受到氣溫漸低帶來的寒意。本站在小風口採集蛾類雖自2005年11月即已開始,但採蛾並製作針插標本則是2006年10月以後的事,因此本月(2007年10月)的採集便極為重要,因為我們就可以建立一整年的合歡山小風口蛾類標本,當然一年的採集絕對不夠完整,不過至少出現頻度高及普遍的種類應該都會有了。2007年10月2日我們在會議室點燈,但當晚來的飛蛾不多,且大部分都在9月已採過,隔晚我們當然繼續點燈,這天晚上小風口地區入夜後就起霧下小雨,風也不大,正是採蛾的好天氣,我因為有事到對面的太管處合歡山管理站商談,約8點多時,我同事打電話告訴我會議室飛來一隻很漂亮的小鳥,問我怎麼辦,我請他先將這小鳥抓下,等我回去再拍照,這就是它了,一隻「白腹琉璃」雄鳥。
根據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網站上的資料,「白腹琉璃」是屬於燕雀目(Passeriformes)、玉鶲科(Musciapidae),學名是Cyanoptila cyanomelana,在台灣它是屬於稀有的過境鳥。在鳳凰谷鳥園的網站上,記錄本種為繁殖於千島、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以及朝鮮,冬季時南飛至華南、菲律賓,以及馬來群島,台灣正是其遷徙時會經過的陸域,因此會發現它的蹤跡也就不足為奇了,只是長期以來,「白腹琉璃」在台灣並不常見,因此各地鳥友只要有機會看到它,總會興奮不已,到處宣揚吹噓一番,特別是在這web 2.的時代,不相信的話,你不妨在Google打入「白腹琉璃」搜尋,你就會看到有幸見過「白腹琉璃」的鳥友的貼文。
這隻「白腹琉璃」應該是北方入冬後要南飛時路過合歡山小風口時被我們誘蛾的燈光吸引過來的,但也有可能它是追逐被燈誘來的飛蛾而誤入我們的會議室,我的同事將它網獲後放在紙盒內,它看起來非常的疲憊,我決定拍照後將它放走,但當我將它放在窗台時,它卻又飛回屋內,在會議室內亂飛亂竄,不一會兒就累得停在桌上,我拿著60mm的鏡頭貼近拍它,它也只是轉頭看我並不飛走,雖然當時屋內到處都是飛蛾,但它似乎也沒力氣去抓飛蛾了,於是我用鑷子夾起一隻適合它嘴大小的飛蛾試著要餵它,沒想到它真的吃了,而且是連著翅膀整隻吞食下去,顯然它真的是餓了,於是我接連再餵它吃了3隻,這時已將近半夜12點了,今晚的蛾況比昨晚好太多了,又來了這隻稀有的驕客「白腹琉璃」,小風口這天的收獲可真豐富,我持續點燈並將所有窗戶打開,希望下半夜有其它的飛蛾進,這隻又餓又累的「白腹琉璃」也能飽吃飛蛾好好休息之後再繼續它的行程。隔天清晨5點多我照例再到會議室巡視一番,沒想到這隻「白腹琉璃」還在屋內,不曉得他是不是等著要與我說再見?我將誘蛾的燈熄去,這時天已漸白,屋內的飛蛾逐漸飛去,一沒注意,這隻「白腹琉璃」也已不見,想來它已上路南飛,祝你一路順風,「白腹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