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綠林遊梭客的遐想」之後,蘇鴻傑老師又在「綠林遊梭網」發表了這篇好文章--「大屯山松林滄桑」http://transylva-ecology.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蘇老師文筆一流是我們這些學生都知道的,上課、演講時的清楚闡述與流暢表達也素為學生敬佩,但平常卻是惜口如金,我在當他的學生時,幾乎不曾聽他談起過他的私事,平常碰面只會跟我們討論學業方面的事情,更惶論有關他年少時的事蹟,直到最近2年我才知道蘇老師原來是建中的高材生,也才聽過他談起會去念森林系的源由;在這篇文章中蘇老師便由他年少時遠眺大屯山作為引子,以極為抒情的筆調輕描淡筆的寫出他與森林結緣的因由,由森林系的學子成長為庇蔭後繼學子的森林系教授,蘇老師帶領我們這群學生走南闖北,逐步累積台灣森林植群的調查資料,而這大屯山松林滄桑,只是他耕耘林學3、40年來的一小部分。抒情散文引過後,便轉入紮實的植群生態學,從大屯山的開發史,一路闡述當地植群的變化,這是文獻收集、演繹的功力,而30年前親身調查留下的資料和影像,成為見證演替的有力證據,也展現了蘇老師資料保存、整理的深厚底子,想想,當時可是沒有個人電腦的時代,這讓我既敬佩又慚愧,我是那種連上個月寫過的東西都要在電腦找半天的人,這還是在有「酷狗大神」協助的情況下呢!1976年蘇老師留下了當時大屯山松林調查的詳實資料,記錄了兩處各為10年生與30年生的松樹造林地當時的組成,那時候這兩處不同齡級的松林都有不同程度的闊葉樹種入侵的情形,也就是說土地公(演替)在人類造林之後就開使介入,而停止撫育之後,介入的程度就更為深入了。同年(1976年)蘇老師也在面天山南側記錄了一處約50年生松林當時的組成,那時的松樹構成最上層的樹冠,但密度已大幅降到約60株/公頃,演替進入的闊葉樹種也更多了,這些組成細節蘇老師都留下了詳實的資料,30年後的2008年再次在這松林進行調查,這時這處原是松樹造林地的松林已難以再稱為松林了,因為僅有幾株老朽的大松樹殘留林中,整座森林已成為闊葉樹林的天下,且其植種組成又較1976年更為多樣,土地公的確在人類造林、停止撫育之後就接手後續的工作,原來的松林造林地逐漸有當地原生闊葉樹種侵入,松樹雖有逐漸成長壯大,但因為是先驅性樹種,它們的幼苗無法就地更新,在後繼無樹的情況下,人造松林已演替為闊葉樹林,而蘇老師長期累積的資料印證了森林演替的發生,這樣的親身經歷可是遠非從書本中讀來的二手經驗可以比擬的;文章最後蘇老師用「滄海桑田,世事多變,青山綠野自然也是林起林落,樹木更替不知幾許」作為結語,這話也令我感慨,我在高中畢業時是以第一志願去讀森林系的,求學期間也隨著老師、學長去過許多地方進行森林植群調查,但如今興趣轉換,我不再深入林中,反而是選擇點燈誘蛾,森林演替短則數十年就像人造松林一般,蘇老師累積30年的資料可以看出它的林起林落,我沒有這樣的耐心和毅力,只好去作作一年中便可見證蛾出蛾沒變化的簡單題材,看來我果然是短視近利多了。
星期三, 1月 14, 2009
好文章共欣賞--「大屯山松林滄桑」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